各二级党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主题理论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就我校落实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从2025年起,省委教育工委、湖南日报社将以每月一主题的形式,组织全省高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主题理论宣传活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践行湖南高校思政工作者“潇湘宣言”,形成有主题、有重点、有规划的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理论宣传氛围,引领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联合培育“理响潇湘”高校思政教育品牌。
二、参与对象
学校各级党委(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领导、教师、思政队伍和学生骨干。
三、主题安排
1.一月份主题:思政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需具备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等“六大特质”,思政引领力位居“六力”之首,是核心关键,为立德树人工程及培育接班人提供根本保障。各二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理解、把握相关战略部署与行动举措,将思政引领力落实、落细,为教育现代化、早日建成教育强国保驾护航。
2.二月份主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政治性、战略性、基础性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二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构建联动机制、一体化开发课程资源、一体化优化师资队伍,讲好“大思政课”、用好“大思政课”,赋能思政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3.三月份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3・ 18”思政课重要讲话。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办好思政课、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各二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思政课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内容,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完善思政课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4.四月份主题: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就业提质扩容,带来就业的倍增效应,还能有效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潜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有力支撑。各二级党组织要提供丰富的创业实践机会、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以及加强政策宣传和资源整合,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推动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5.五月份主题: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以教育数字化持续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必要需求。各二级党组织要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创新,加强规划设计,树立数字化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转型,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6.六月份主题: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也关系着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篇提出的重大举措,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一号工程”。各二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完善党对立德树人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健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源源不断的改革动能。
7.七月份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和升华的伟大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及其伟大作用,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各二级党组织要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挖掘生动素材、创新学习形式,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凝聚起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8.八月份主题: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奋斗,不青春,奋斗是青年鲜明的底色和亮色。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奋斗精神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前进的密钥,更是新时代的主题词和动力源。各二级党组织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奋斗精神,激励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9.九月份主题:弘扬教育家精神。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建成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强教必先强师;同时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各二级党组织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推动教育创新与改革以及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影响力,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当教育家的氛围,激励大家为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10.十月份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学生思政教育,有助于扎实推进思政引领力的民族实践。各二级党组织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持续增强学生思政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国家向心力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11.十一月份主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乎学生成长成才、民族未来发展的系统工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湖南省也将出台《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各二级党组织要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着力破解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构建多元化师资培养体系、优化阶梯式课程体系、打造智慧化支持平台、健全家校社协同机制等,弥补现有资源和认知上的缺口,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为培育心理健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有力支撑。
12.十二月份主题: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在目标、内容与方法上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主要表现为教育目标的耦合互促、教育内容的契合互生与教育方法的联合互动。各二级党组织要同步推进课程建设、载体拓展和平台建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党的伟大实践为素材讲活新时代“实践大课”,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引导广大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各二级党组织要将做好主题理论宣传活动纳入年度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安排,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组成部分,作为常态化、分众化加强干部师生理论武装的机制路径,切实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提升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成效。
2.推出精品力作。各二级党组织推出的理论文章要聚焦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这一重大使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融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活动中坚持重质不重量,以精品立口碑,不搞“笔尖上的形式主义”,树立新时代高校理论宣传新范式,推动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要积极对接中央和省内主流媒体、期刊杂志进行公开发表,刊发时请标注“本文系‘理响潇湘’活动成果”。省委教育工委将利用“新湖南”电子版进行再推介,在湖南日报要闻版设置“理响潇湘”专栏,定期刊 发有关理论文章,每年组织一次优秀理论文章评选并颁发证书。
3.准时报送材料。请于每月26日前将本月发表的月主题文章(含文章word 版及公开发表pdf版)发送至宣传部邮箱:jsdxxcb@163.com。邮件主题以“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文章+单位+姓名”方式命名。
联系人:闫慧远;联系电话:13762118691。
中共吉首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