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 吉首大学:让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开满校园

添加时间:2019年03月06日     文章来源:     浏览:[]


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的吉首大学,是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学校连续3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目前,学校有来自43个少数民族的学生6900余人。其中,新疆籍学生近700人,西藏籍学生近300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成分多、数量多、生源广。各族学生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成长。


立德树人,引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进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也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在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上,吉首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好课堂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及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中,重点加强对学生的“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五个维护”“六观”教育。


立德树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各民族学生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在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方面,吉首大学积极邀请来自民族地区的优秀干部、先进模范到校宣讲。学校先后邀请了新疆籍在内地工作的优秀挂职干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宣讲团成员、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工作人员等到校,围绕民族平等和宗教政策、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等问题宣讲。通过宣讲活动,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显著加强,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5年,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推优入党人数占比从最初的22.3%增加到30.7%,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从20.1%增加到24%。近5年,60%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共发展了35名维吾尔族、藏族学生党员。


以人为本,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水平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而且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将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不仅能为民族地区培养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的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也能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贡献。


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教育与考评体系,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做出调整,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和基础教育的差异性。为最大限度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照顾少数民族学生,各二级学院坚持“班主任负责制”,实行以“学院为主导、学生工作办公室为核心、班主任为主体”的三级教育管理工作网络。专门设置少数民族学生事务办公室,配备少数民族教师,为学生提供更温情的服务。阿里米热是一名新疆籍教师,深知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要性,一直鼓励他们学习汉语。而她也经常利用自己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开设少数民族汉语言辅导班,免费为学生辅导汉语。


在学校的悉心培养下,少数民族学生中涌现出众多典型。维护民族团结的维吾尔族学生本拉力,其事迹于2014年被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网站红网报道;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洛松尼扎(藏族)与田晶晶(土家族);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称号的阿布力克木•买买提阿布都拉;湖南省“百佳大学生党员”库都力克;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湖南省一等奖获得者贡觉土旦;2015年世界旅游文化小姐大赛新疆分赛区冠军的塔勒达吾……他们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尊重差异,与少数民族学生同心共筑温情校园


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一家人”的教育理念,为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情感认同而努力。


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学校利用在民族地区办学与民族学重点学科的优势,向学生宣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讲清“三个离不开”的道理。同时,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每年藏历新年、古尔邦节等节日,学校领导、教师都会与学生一起欢度佳节。每年元旦晚会,学校还会组织各民族学生充分展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此举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还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情。


吉首大学注重建设温情校园,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需求,尽力做好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对于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从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为他们解决困难。例如,设置勤工助学岗,大力支持、鼓励学生利用本民族资源创业,在政策、场地、经费上予以支持。近年来,吉首大学先后涌现出“互联网+”民族特色食品电商、风味奶茶店、民族体育文化公司、民族文化创意影视传媒、民族餐馆等一批创业项目。阿布力克木•买买提阿布都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本科就读于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目前是好食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他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并获得“湘西州优秀青年”称号。2017年11月,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的阿布力克木•买买提阿布都拉,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演讲,取得良好反响。


落实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出台了《吉首大学关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原则意见》,确立了“坚定方向、促进融合、区别培养、真情关怀、守住底线”的工作思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成分多的特点,学校成立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学工部,成员由具有民族教育管理经验的老师和学生组成。学校还专门从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中选聘了3名优秀学生留校工作,各学院也有专人负责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同高等学校办学特点及学校实际相结合。以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基本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标,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中全方位贯彻民族团结进步要求。同时,建立从招生录取、入学教育、专业培养到毕业回访全过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学校共培养少数民族毕业生近10万人。在教育援疆工作中,为吐鲁番市培养双语骨干教师300余人。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吉首大学从实践中求索,总结出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民族教育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纵览中华民族的历史,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对于一所大学亦如此,只有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上不断求索,才能建立起合适的民族教育模式,从而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力。




上一条:光明日报 吉首大学:实施“四心”工程 大力培育少数民族人才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 “二三四五”让农村基层党建迸发生机活力——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走进武陵山”调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