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三个代表”教育

添加时间:2015年10月29日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浏览:[]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七一”讲话全面阐述这一重要思想以来,全党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
  加强基本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牢理论根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正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为科学。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论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地包含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既坚持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并突出了人民利益的最高价值取向,从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着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着重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首先理解邓小平理论;弄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必须以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前提。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努力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一个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它既集中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要求的一系列论述特别是“七一”讲话中,又广泛体现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著作和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三个代表”要求的论述和“七一”讲话,系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著作和党中央的有关文献,全面把握其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加强党的思想路线教育,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牢思想根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成果,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要求。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深入进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推动新的思想解放,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着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以僵化的、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感到难以理解。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解放思想的彻底性要求理论的彻底性。没有新的更加彻底的思想解放,理论创新也迈不开新的步伐。只有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对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给予理论的说明和科学的解释,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三个代表”教育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进步要求。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和正在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作出新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精神实质是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高举起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我们只有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以深邃的历史感、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三个代表”。
  加强历史和形势教育特别是改革实践教育,用实践标准统一思想,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牢实践根基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三个代表”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什么时候“三个代表”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胜利前进;反之,就遭受挫折。不了解党的历史,就无法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历史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行历史知识教育,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真理性。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我们党的重要经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要成果,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不了解中国实际,就无法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特点是经济不发达,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伟大创造,没有先例可循;加入世贸组织,既有利于我们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发展经济,又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员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考验。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行国情教育和形势教育,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基本国情和我们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意义。
  “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亿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空前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改革实践,使社会主义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创新性实践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植根于新时期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中,代表了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力所在,也是其深得全党和全国人民拥护的根源所在。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努力符合“三个代表”要求;一定要坚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指导我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只有坚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才能在实践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上一条:十八届五中全会系列前瞻之一 下一条:中英关系顶层设计绘就美好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