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应该能尽力保证好人有好报。如果好人没好报,见义勇为反被诬陷、捐献善款却被私吞,人们就会日渐冷漠,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将沦陷
上周,由网帖曝出的安徽霍邱强制捐款事件得到回应,相关部门称并非强制,只是给出了一个捐款指导意见。上周,有关“血荒”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献血送保险、送手套、送暖手宝,激励献血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为何却依然掩不住令人担忧的“血荒”?
爱心首先应该是自愿的,强制便脱离了本意,激励也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社会何以要靠这些外在手段才能激发爱心?是我们的爱心变少了吗?
仔细想来并非如此。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爱心,缺的是对爱心的正面反馈:好人要有好报。但我们听到太多爱心的负反馈:好人没好报,见义勇为反被诬陷,捐献善款却被贪污私吞。这些负反馈深深地打击了人们的善心,导致人们日渐冷漠,对社会道德环境逐渐失去信心,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将沦陷。
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应该能保证好人有好报,保证爱心有正反馈。如果把道德环境比作一池水,把善心比作水中的鱼,向道德之池中倒清水,便是给予善心正面的反馈,池水清澈透明,鱼儿活跃健康,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相反,向道德之池中倒污水,则会打击善心,污浊道德环境。哪怕只注入了一次污水,打击都可能是巨大的,因为公众的信任感一旦被伤害,就很难弥补。
爱心需要正反馈,首先亟须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操作,重树公众的信心。联系今年慈善领域发生的信任危机,重树公信之路不尽平坦,但至少已经启程,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代表的慈善机构正着手进行的体制机制改革,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其次,完善社会捐助信息公示制度,维护捐赠者和受赠者的合法权益也势在必行。可喜的是,由民政部指导的“中国公益慈善信息报送平台”项目已经启动,一个覆盖全国的慈善捐助信息报送网络将于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捐赠者与受赠者之间的信息鸿沟将在不远的将来被填平。
再次,加大对利用善心中饱私囊者的打击力度也至关重要。只有确保道德之池不进污水,善心成为雪中之炭,人们才乐于献善心、勇于献善心,整个社会才会浸润在尊重善心的积极氛围中,运行在彰显善心的良性轨道中。
其实,给予善心正反馈并不难,生活中一个赞许的目光、微博上一句简单的鼓励、公益组织一篇公开的账目、慈善机构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当这些正反馈越聚越多,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一个值得信赖的道德环境也就指日可待了。试想,有了那样的道德环境,捐款何必用强,血库又怎么会“荒”呢?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