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5万名毕业生中70%以上扎根在本土(刊物:《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伦娥)

添加时间:2008年01月11日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浏览:[]


  吉首大学:5万名毕业生中70%以上扎根在本土

 

在湖南湘西大山深处,有这样一所大学:全州各类学校60%以上的教师、45%以上的行政单位科以上干部,都毕业于这个学校;至少10万名以上老百姓的脱贫致富,直接原因是由于有了这所学校;著名风景区张家界、凤凰等在国内外的声名鹊起,也与这个学校有关。

  这所学校,就是有着50年办学历史、被湘西老百姓亲昵地称作我们自己的大学的吉首大学。

坚守

立足四省(市)边界艰苦办学

  听说过点煤油灯授课、听课的大学吗?听说过用板车推走乱石、石磙碾平山头的大学吗?19584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成立吉首大学,19589月正式开学时,23名老师和189名学生面对的,是原湘西苗文学校的隐没在乱坟岗中的三栋破旧不堪的小楼!

  如今,暖暖冬阳中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吉首大学却全然是另一番模样: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郁郁绿树如伞似盖,风雨湖碧波荡漾,玉虹桥连贯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达4000多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18000多人。”“40年整个学校的基建费,国家累计只投入6500万元,其余全靠的是师生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啊。”1982年大学毕业后就在这所学校任教的党委书记游俊教授介绍说。

  因为地处偏僻,基础太差,50年的办学历史中,曾经好几次想将学校迁到交通方便的中心城市。一校跨四省(市),边界人民需要我们,湘西人民更需要我们。游俊说,不管决策者们怎么考虑,热爱吉首大学的师生员工们一天都没有停止学校建设的步伐。经费不够,师生们就勒紧裤带,以至校领导到省会出差,很多年住的都是十几元一晚的地下室;许多建设项目,只要有可能,师生们就自己动手,新校区的标准田径场和校园的栽花种树,主要都是靠师生们义务劳动。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生物系动植物标本室12000多份动物标本、11000多份植物标本,居然全是师生们利用节假日自己采集和制作的!

  终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界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在湘西边陲牢牢地扎下根来,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育人

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吉首大学近50年培养的50000多名毕业生,至少有70%以上扎根本土。一个有趣的例子是,20064月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到偏远的乡镇视察,那个卫生院的11名医护人员,竟有10个是吉首大学毕业生!

  吉首大学的学生为什么如此热爱湘西?难道他们不向往城市?谁不想去大城市,但大家都走了,湘西建设靠谁?也许,1981年毕业后就一直在湘西教中学的特级教师刘明玉朴实的回答,能代表吉首大学人的心声。

  一名在校生的父亲给学校党委书记游俊的来信,让我们明白学校教给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们的是什么。写信人是新疆乌鲁木齐马新兵的家长,时间是2006524。家长说,他当年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孩子报考这所从未听说过的大学的,有着38年教龄的高中教师送儿子来校报到的时候,还是想着看看再说,实在不行就权当千里迢迢到张家界旅游一次。没想到孩子不仅安心留下来,并且还立志回新疆!这让我汗颜,又令我感动。已借调到北京工作的家长在信中写道,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明一个道理,教育不仅仅是以培养几个合格毕业生为目的,而是要让每个毕业生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远远超越他个人的成功价值。

服务

猕猴桃让10万湘西人脱贫

    湘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有的农作物怎么也长不好,但有的植物却生长得极其茂盛。以生物系石泽亮老师为首的科研人员,经过8年艰苦努力,从数十种野生猕猴桃中选优嫁接,成功地培育出了中华猕猴桃米良一号。但猕猴桃极其娇贵,非常难保存,熟果放两三天就会坏掉。猕猴桃一般亩产可达2000公斤10万亩就是20万吨,才200多万人口的自治州怎么可能在水果成熟的前后个把月里,消费掉这么多猕猴桃?1997年,有果农开始自毁果园了。

    吉首大学科研人员心急如焚,当时的副校长张永康教授领着一班人开始了猕猴桃变成果汁饮料的攻关,本要丢弃的果仁终于变成了保健品果王素,而且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29月,国际猕猴桃大会在吉首大学召开!学校出了重大科研成果,湘西老百姓因此致富,双赢。

    猕猴桃产业只是吉首大学服务当地经济的一个代表。此外,还有湘西晒红烟,每年为湘西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超过亿元;学校科研人员提出的三带理论,对于指导湘西农作物栽培和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社科方面,沈从文研究名扬国内外,凤凰历史文化研究推动了整个大湘西的旅游和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十五期间学校获得的440项各级科研课题,绝大多数是以民族贫困山区为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难怪湖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表示:吉首大学解决了省委、省政府的后顾之忧,如果不办吉首大学,湘西会更落后。

 

 

上一条:一所地方大学和一座名人博物馆(刊物:《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珺 李伦娥) 下一条:抒写湘西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新华章——吉首大学发展纪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