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闯荡了50多年的丁其敏老师,除了那一口标准的东北话,似乎再也找不出能把他与故乡联系起来的特征。今年70多岁的他,头发虽然有些花白,但说起话来思维逻辑依旧清晰,谈起往事的时候满是感慨,言语间似乎又把他拉到了从前。
1964年,丁其敏从锦州工学院毕业,服从分配的他与另一批年轻人一起,被分配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湖南。“既然都到湖南了,湘西湘南湘北又有什么差别”,于是他又主动请愿,调去永顺机械厂工作,一晃就是50载春秋交替。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人不了解湘西,把这里说成是“蛮荒之地”,而在60年代的中国,湘西的“名声”更差,不少人甚至把湘西想象成土匪窝子。但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似乎都有一种“国家发展,匹夫有责”的精神,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做出决定并坚持到底。
刚进入工厂的时候,因为在学校接触到机器的机会比较少,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所以他乍一到工厂,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工人们笑他“大学毕业有啥用,还不如老师傅会的多”。受到嘲笑的他下定决心“拉下脸皮苦干三年,就不信学不会”。
从此,不管什么脏活累活,搬东西跑腿,只要能学到知识技术,他就愿意去干,哪怕是叫他给煤气机烧炭,他都没喊苦喊累。这样不到半年,他便崭露头角,遇上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能把学到知识和技术结合,拿出一套其他人“闻所未闻”的方案。
在工厂里,无论是车工、钳工、修理,还是机械厂的各个基层车间,他基本都转了一边。这让他从各个方面认识了什么是机械制造,从课本到实践,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融合在了一起。
当时,湖南省正在寻找一家有能力生产165F型柴油机的机械厂,他苦干一段时间,试制出五台样品机,三台拿到省里去参加评选。其他厂试制的样机与他的不相上下,一时间难分高下。于是他提出来,把所有的样机都放到冷库里冻上三天,再拿出来启动。三天以后,其他的样机都启动不了,唯独他的依然保持正常。最后省里拍板让他们生产,他高兴得不得了,做出了一份年产五千台的计划,结果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最终没有实现。“如果当时我们能拿到许可,就有能力生产出供应全省乃至全国的柴油机,永顺甚至湘西的机械生产能力也能借此发展起来,但是最后事情没办成,也算是一个遗憾。”谈起往事他还是有些唏嘘。
上世纪七十年代,吉首大学到处聘请教师的时候打听到永顺有一个姓丁的技术员很不错,既有大学学历又有实践技术,于是派人跑到永顺,几经周折才把他调到了吉大。这就是丁其敏。
丁其敏刚到学校的时候负责教机械制图,但是他自己的数学并不好。于是,他就跑去数学系听课,学习了两年,把数学分析、概率、数理方程等课程都学得明明白白。当时有一套苏联的数学习题,统共有5000道题目,丁其敏把它做了几遍,数学能力自然上了一个台阶。此后,不光是专业知识,学生的数学问题他也能辅导一二。
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丁其敏丰富的实操经验派上了用场。拥有大学学历的丁其敏在讲理论课的时候很是轻松,自我提升数学之后更是游刃有余,但是他发现“机械制图”这门课仅仅学好理论课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实践的积累。
于是,丁其敏充分运用自己在永顺机械厂工作实操经验,为学生们讲解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有机会,他就会带领学生们进入机械厂,亲眼观看机械厂的生产过程,反过来补充理论知识。他的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打好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现在谈起来,丁其敏言语间充满了对学校的感激,学校为他提供了学习和工作平台,他能够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后来,张康永教授研究杜仲和玛卡果,找他一起合作,请他设计加工机器,他带着一群老师傅搞研发,最后研发出一台全新的玛卡加工机器。“做了一辈子的技术人员,没想到老了还能获一个专利。”
丁其敏的实力撑起了他的抱负,让他能够去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当遇到挑战、难题时,他总是迎难而上,不怕艰险,而且淡泊名利,不争功,安静地做自己的事。他有着不服输、爱创新的精神,在旧的环境中总能做出新的东西。回顾过往,精彩的人生总会留下印记,丁其敏老师的经历、取得的成就会散发光芒,一直激励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