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奉献进行到底——专访全国优秀教师彭先成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0日      作者:魏嫣然 杨晓维     点击:[]

风声夹杂着雨声,新生的树叶被滂沱大雨打得七零八落,他背着手站在阳台上看着前方摇晃的树枝。从走上讲台那天开始,彭先成老师就与吉大结下了43年的缘分。全国优秀教师、省大学英语优秀考务工作者、省教委授予的一等功获得者、工会先进个人,这一个个荣誉,印证着他不凡的奉献。正如他手上珍藏多年的那枚全国优秀教师奖章一样,经过岁月的雕琢更添分量。

学习之行漫漫而修远

1976年,彭先成从外语系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教学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教学知识的匮乏。那时学校资源紧张,但仍然支持他去外面进修。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他前往北京大学外语系学习,之后又到湖南师范大学听课。彭先成严于律己,全面地完成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在教书育人方面,彭先成不敢松懈。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敢有丝毫马虎。“作为一个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要确保其正确性,不能误人子弟。既然要走进教室给学生们上课,那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对他来说,备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结束每天的教学任务后,彭先成会在自己的房间点盏小灯,一个人通宵备课。有时候没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当窗外的光亮一线一线渗透进房间,他抬起头扶着镜框看到阳光时才恍然大悟似地道一声:“哦,太阳出来了。”遇上早课,时间紧张,早饭来不及吃,他仓促间捧起一把水抹在脸上,随后拿起书本就去教室上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教学条件很简陋。彭先成就带领着一群年轻老师自制教具,买三四根电线、一台收音机,自己进行组装,改善教学条件,好让学生们上课全部能训练英语听力。

上下求索教学之路

1990年,彭先成受命担任外语系副主任,主管大学英语教学。那年学校要迎接教育部评估,其中一项验收指标就是英语四级过级率达到60%。当时,学校英语四级过级率还达不到30%。

学生们大多来自湘西本地,有些甚至连说普通话都很困难。英语过级率要达到60%,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这个重担压在彭先成肩上。他和教学团队定下了周密的英语教学计划,各学院积极配合。他回忆道:“那时候为了完成四级指标,我们上和领导搞协调,下同跟各个院系协调,整个教师团队都不容易。”

当学校做好迎检工作的准备,提心吊胆地等着验收结果时,好消息传来:英语四级过级率超过了60%的标准!彭先成长长地缓了一口气。

长期熬夜让他心力交瘁,彭先成患上严重的支气管炎,后病情加重成为哮喘。他家里放着中药,办公室里备着西药,40来岁成为了学校少数几个医疗重点保护对象。病情严重时,他上课往往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去教室,时间都花在爬楼梯上。他每次上楼扶着栏杆爬两步,休息一会才能继续往上迈步。直到现在,他最怕的都是爬楼梯。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彭先成秉持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的水平高低不一,他就将一个例子分成难易程度几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听得懂。“我不能总是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层次低的、基础差的、中等的学生,也要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年轻时,彭先成把学生当成兄弟姐妹。他经常在周末邀请外教和学生一起来家里聚餐。他亲自给学生们做饭炒菜,让外教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之余,还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口语交流环境。有时候彭先成不在家,他也会跟学生们说,只要你们想来我家,无论是交流学习还是改善伙食,随时欢迎。

年纪大了之后,彭先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用关心子女的方式来关心学生,学生家长知道以后也极为安心。他组织班上的学生每学期开三次班会,开学班会谈谈假期的情况,交流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在期中班会上他会了解学生们开学以来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学期末的总结班会上,则会了解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收获和烦恼。

吉大在办学之初生源窄,主要集中在本地,彭先成假期会抽时间家访,坐公共汽车一天内就能到达学生家中。现在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家访,好在通讯发达,他通过微信就可以随时联系学生。他说:“老师就是学生在学校的父母,我们关心学生,家长在家里也能放心工作。”

2012年,彭先成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受张家界学院邀请给学生们上公共英语课,彭先成又踏入公共英语的教室。伴随着学生们朗读英语的声音,他在这个岗位上又坚持了6年。

彭先成老师半生都在教室度过,无论是英语教材还是风华正茂的学生,都是他教学生涯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把知识奉献给学生,将四十年时间奉献给教师这个职业,将半生奉献给了吉大,今后,他也会将奉献之精神践行到底。

上一条:一生倾情湘西 服务武陵发展———“湘西之子”张永康教授采访记 下一条:知识理论的践行者——专访全国优秀教师丁其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