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作者:吉首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钟海平     点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论的根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鲜明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目的和归宿。

回朔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党从嘉兴红船起航,经历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成长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就在于它诞生之初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党旗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心,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经历了近百年跨世纪的航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未变、以一贯之。不论是“精准扶贫”还是“美丽乡村建设”,不论是“减税降息”还是“民生兜底保障”,一个个圆梦工程、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桩桩利民政策等彰显民生情怀、饱含民生关切的举措,让无数人生出满满的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体现了以下三个统一:

1、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党性与人民性高度一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它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道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3、群众观与发展观的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实践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时段、各个层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注重结果公平、实质公平,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努力实现社会共享,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力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作为高校,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高校领导,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必须直面和回答的问题。

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更好的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个人的发展,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改革发展关乎13亿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如何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首先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关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根本方针,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是在服务方向上,更加注重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有机统一;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在人才教育方针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方针要准确把握和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心任务。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应当自觉地服从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发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功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深刻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在办学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在根本宗旨上,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四个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实现了三次大发展:一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二是逐步明确了“四个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发展,核心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具有战略决定性意义的根本问题,规定了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

第四,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现代社会经洗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在教育工作目标上,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战略任务。

第六,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必须明确把“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定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体现和把握以下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要把握时代性。教育方针的制定培养路径上,更加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全面贯彻澡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上一条:不忘来时根、方行万里路——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 下一条: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秉承初心立德树人,办老百姓满意的“平民大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