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土建类专业办学新征程——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3日      作者: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供稿     点击:[]

通过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3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努力方向,为扎实推进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新征程谋篇布局。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首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强调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做好顶层设计,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探索符合土建类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院办学实际的“立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将“立人教育”的总体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其次,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专业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积极探索专业教师立德树人教育成效评价办法与指标体系,将立德树人工作及成效作为专业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专题辅导讲座、集体集中讨论、个人业余自学等形式,提高专业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与自觉性。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引导全院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二、全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一是科学谋划并合理制定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十四五”规划,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产业发展格局及学院自身实际,增强专业供给侧改革意识,主动调整和优化学院学科专业布局,集中力量,聚焦土木工程类、建筑类专业办学内涵建设。

二是瞄准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争取在2020年的省级一流专业点建设上实现突破,确保校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应有份额,实现土建类专业都朝一流专业建设的良好势头。通过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点建设,推动学院土建类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巩固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成效,争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土木工程校级综改专业建设水准;制定计划,提振信心,加快土木工程、城乡规划专业认证进程。

三、夯实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一方面,树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新理念。提高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培育一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按照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学院支持建设一批教学理念先进、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的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四、推动本科课堂教学革命

首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深入实施土木工程专业小班化教学,激励年轻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改变当前存在的屡见不鲜的班级人数多、教师严重依赖课件、学生拼命玩手机、课堂死气沉沉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

其次,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土建类专业核心课程大都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授课方式可以多采用案例式教学,多开展小组讨论,实施模拟汇报与评审,增强实战式实训情境;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既突出团队整体水平,又要体现个人贡献,杜绝“打酱油”“滥竽充数”等现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以鼓励为主,以德服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五、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一方面要继续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明确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引导全院教师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学高”,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学识支撑高水平教学;做到“艺高”,提升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学习、改造课堂的能力。

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推进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培养。一是学院应尽快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或主动与企业(基地)开展合作,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二是学院要下定决心出台激励政策并形成长效机制,鼓励专业教师进企业开展工程实训;三是学院应鼓励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建议学校出台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关激励办法,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晋档晋级、年终绩效等方面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关待遇。

六、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首先,严格执行学业预警制度。学院自学校颁布学业预警办法以来便认真执行,预警学生从2016年下学期108人到2019年下学期的11人,效果非常显著,充分说明该制度是从源头上抓学风、考风的有力手段,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

其次,要加强考试管理。不仅要继续加强学生考前纪律教育,而且要加强教师监考工作纪律教育,杜绝考试舞弊事件的发生,不给学生投机取巧的机会。另外,要继续加强阅卷登分及补考、重修管理,严禁教师给学生打情面分,严禁教师在补考时放水,严禁教师在重修中放松要求。

再次,要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综合应用调研报告、课程设计、工程训练、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

最后,要继续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院近年来实施的集中毕业设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要继续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对指导不认真、不负责的老师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不到位的要取消指导资格;对毕业设计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坚决不姑息、不放水,做到零容忍。

七、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巩固提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全面梳理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状,重点建设好层次高、规模大、支撑有力、合作基础扎实的校外实习基地群。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与基地紧密合作的教研一体、产学融合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校企联合积极申报省级及以上示范基地项目,加强示范基地的经验总结推广,促进学院土建类基地群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为土建类专业办学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二是改进实习运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实习教学安排,科学制定实习方案,配备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实习指导老师,加强实习组织保障,完善基地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制度保障。充分考虑学院教学和实习基地工作实际,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强化实习导师职责,提升实习效果。

三是重视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与基地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推动基地企业与学院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八、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方面是要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学院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本科教学质量文化,把其作为推动学院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快形成以教研室为主体,学院为主导,行业部门(协会)、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完善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是要严格教学质量监控重点环节。狠抓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开展诚信教育,以考风促学风;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课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将完成情况与毕业要求挂钩;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与教学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学情并尽快予以反馈整改;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业监测、学业预警和退学机制,坚决取消“清考”,杜绝“裸考”,严把毕业生出口关。

窗体顶端

(责任编辑:白敏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上一条:严守“三全育人”初心 勇担“厚德笃行 学贯中西”人才培养使命 真抓实干一流专业建设——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心得 下一条:引领学院专业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心得

关闭